APP下载
机会在手,求职信息实时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载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招聘 > 教职工招聘 >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构建“五位一体”成渝地区教师协同发展体系
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构建“五位一体”成渝地区教师协同发展体系

发布:2022-10-09 00:44:09  关注:18440次
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推动的重大战略,教师协同发展是两地教育协同框架的重点内容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按照“保基本、抓两头、带全员、强体系”的发展思路,依托“一基地三联盟”,整合两地教师培养培训资源,系统建构“师范生培养、乡村教师发展、骨干名师培育、教师全员培训、支持体系建设”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,与四川省共同打造两地高素质、专业化、创新型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。

第一,大力开展“联赛联研”,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。一是开展技能专项“赛”。联合举办成渝地区首届青年教师风采大赛、师范生征文大赛、微课大赛、书法大赛等,辐射两地21所高校、2万余名师范生,建立起两地师范院校联合培养、协同举办、交流互动、共同提升的培养机制。二是突出学术交流“论”。聚焦学前教育、小学全科、教师教育、名园长工作室、研训机构共同体等对象,与成都师范学院等共同举办主题论坛11场,成渝22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,助力成渝教师培养改革,助推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。三是打通资源平台“研”。学校整合成渝两地30余所高校和优质小学资源,建设医学、艺术学与教育学相融合的学前教育、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,已被市教委批准为重庆市虚拟教研室试点单位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混合式教研等方式,积极探索教师协同教研新模式。

第二,精准实施“一对一”帮扶,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。一是聚焦帮扶重点。重点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,针对薄弱环节,持续开展2-3年的“一对一”帮扶活动,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,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。二是创新帮扶模式。聚焦乡村学校所短、乡村教师所需,“点对点”细化帮扶方案,采取送教培训、名校跟岗、在线培训、校本研修等混合定向培训模式,做到一校一策,整体提升学校办学质量。三是形成帮扶常态。建立长期帮扶关系,指导学校发展规划研制,培训英语、艺体等紧缺学科教师,开展草根式教研实践,提炼小班额课堂教学策略等,通过名师专递课堂、双师教学等形式持续推送优质教学资源,持续推进欠发达地区教育振兴。

第三,深入推进“互访互学”,力培骨干名师队伍。一是开展联合研修,打造名师培育升级版。针对名师名校长等重大项目,引导联盟成员单位,联合争取教育部国培示范项目、中西部项目等23个,两地机构强强组合,采取交叉组班、两地互访、学员互学等方式,培训成渝87个区县3570名骨干教师,构建了“同步立项、联合组班、跨域培训、协同监管、一体评价”的协同培养机制。二是聚焦关键能力,创新“四段五力”新模式。聚焦骨干教师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,围绕四个模块,创新“四段五力”培训模式,即通过集中研修、名校跟岗、返岗研修、升华研修的四个阶段,系统提升学员专业学习、学科教学、教学研究、课程开发、学科培训等五项能力。

第四,初步试点“自主选学”,探索整区整校全员推进。一是初步探索“自主选学”有效模式。学校联合四川省教科院申报实施了教育部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—自主选学模式探索,对重庆市1100名教师和四川省3000名教师进行试点培训,探索构建了“诊—供—选—学—导—评—用—管”八位一体的自主选学模式,教师常态化自主发展机制初步建立。二是多点推广“自主选学”典型经验。《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师自主选学培训探索与实践》被评为“国培计划”十周年优秀典型案例,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师跨区域自主选学的整体建构与实践创新》被中国教育学会收录进年度实践案例集,成功立项教育部重点项目,来自全国的100名自主选学项目管理者在学校接受经验学习。

第五,强化资源“共建共享”,建强支持服务体系。一是建优专家资源库。遴选组建了一支结合合理、学科配套、素质优良的市级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,总规模达到700人。二是建全课程资源库。开发、提炼、加工、生成了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案例、课例、微课等特色课程资源。三是建强基地资源库。在166所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的基础上,打造10所教师专业发展样板学校,为师范生教育实习、教师培训跟岗、高校教育课程教师实践等提供支撑。

推荐: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
【1】凡本网注明"来源:巴南人才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于巴南人才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巴南人才网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【2】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【3】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。